李白隐居徂徕山时的故事
之一:溪边植竹
文 /朱绪厚
唐开元年间,徂徕山上发生了一件大事。唐玄宗封禅泰山时,听说隐士王希夷道行高深,便招致驾前访经问道,拜其为国子博士,因王希夷年已九十六岁,不能进京上任,遂听任其还山。
李白曾多次拜访王公大臣推荐自己,连唐玄宗的妹妹都找了,还是没有进入仕途。他从王希夷身上看到了希望,也到徂徕山隐居,盼着皇上再次封禅泰山时能得到召见,通过“终南捷径”平步青云。
三十六岁那年,结发夫人死后,李白便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了徂徕山。进徂徕山探路,他碰见了孔子的第三十七代孙孔巢父。当时李白虽诗才过人,怀有远大的抱负,能邂逅圣人之后,也是欣喜不已。孔巢父早闻李白诗名,顿生相见恨晚之感。二人政见一致,才学相当,情趣相投,都有隐居山林,等待时机,一鸣惊人的宏愿。他们绕峰过涧,浏览山川水色,聆听松柏呼啸,搜寻着隐居之所。
来到独秀峰下,一块光滑的石壁跃入眼帘,走近一看,上面有精美的图画,酷似一簇茂盛的竹子,真是鬼斧神工,天地造化,比真的翠竹还美呢。石壁前是条小溪,流水潺潺,阳光洒在水上,闪动耀眼的珠晕,充满了诗的意境。二人几乎同时喊道:“竹溪!”这是适宜隐居的处所。于是,他们决定就在这里结庐而居。几年后,泰山当地名士韩准、裴政、陶沔、张叔明,也来到徂徕山。六人齐聚竹溪茅庐中,酣歌纵饮,咏诗唱和,好不快活。这里便是有名的徂徕山“竹溪六逸”。
李白等六人都是爱竹之人,不光喜欢赏竹,更勤于植竹,每当有了闲暇,就在溪水边栽种翠绿的竹子。不久,山沟里就竹水相映,情趣盎然了。石上有竹,溪边有竹。朝阳升起,薄雾缠绕,朦朦胧胧;夕阳晚照,橘辉斜映,红霞满山。这优美的景色,被后人称为“竹溪佳境”,不知当年给李白等人平添了多少隐居的乐趣。
一天,李孔等六人早起散步,来到攒石崮前作书房(已塌掉的二层楼,为金时党怀英作书的居所)边,看到西边一条山谷,近处三泓山泉汩汩向西流,因常年水源充沛,草青水碧,蛙声不断,便想到这里又是一个栽种竹子的好地方。于是,他们找些空闲带上幼竹,常到那里栽种竹子播荫撒绿。过了几个月,这条山沟,又成了一条竹溪。这便是后人所说的“党竹溪”(因金代党怀英在作书房著书讲学而得名)。
当时,徂徕山里人穷苦潦倒,没有赏竹的情趣,只是为了生计,开荒种地,栽些木材树和果树。他们爱戴隐居的文人,受到熏陶,爱屋及乌,也学着李白等人的样子,在山泉边、溪水旁栽竹子。没出几年,到处翠翠绿绿,竹影摇曳。山风吹来,山梁上的松柏与山谷里的翠竹,婀娜多姿,互相唱和,把个徂徕山装扮得更美了。
李白的后人,我们的前人,赞美徂徕山时,常常说山上多松柏多翠竹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这山上的竹丛竟是李白等“六逸人”引导栽植的呢。
上一条:泰安岱岳发展红色旅游 徂徕山成红色文化载体 |